
近日,由学校团委、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和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共同主办的长春大学2025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综A401、综B703举行,校内、外竞赛评审专家,各学院团委书记,参赛项目指导教师及学生团队成员参加答辩会。



本次竞赛涵盖科技发明制作、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3个组别。经院级初评、校级复审,18个学院上报的124个项目中,56个项目入围校级终审答辩。最终,科技发明制作类、自然科学类项目: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的《电磁足船体作业机器人》等2件作品获一等奖,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肉桂醛@羟丙基-β-环糊精保鲜剂的制备及在草莓保鲜中的应用》等9件作品获二等奖,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基于机器视觉的多场景哑语手势识别系统设计》等15件作品获三等奖。哲学社会科学类项目:特殊教育学院的《点亮视障学生高等融合教育之路:支持需求调查与应对策略》等2件作品获一等奖,外国语学院的《“数”说非遗,“语”传匠心——外语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智能传播与叙事续力的路径研究—基于吉林省县域非遗案例的实证调查》等11件作品获二等奖,经济学院的《东北黑土区水稻生产施肥模式特征、采纳决策与因应策略——基于“成本—收益”视角的调查研究》等17件作品获三等奖。







竞赛自2024年10月启动以来,得到了学校各级党团组织的高度重视,2300余名学生参与此次竞赛,学生参与度与覆盖面、项目数量与质量等方面均有提升,部分项目跨院、跨学科、跨校组建团队,进一步实现了专业优势互补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
学校共青团将围绕“三新一高”发展理念和学校办学定位,统筹推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深度融合,不断激发青年的创新实践意识,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为建设高质量一流地方应用型综合性大学贡献力量。
科技发明制作类,自然科学类获奖名单
一等奖
1.《电磁足船体作业机器人》
2.《悦瘦革命——RS4型抗性淀粉在蛋黄酱中的脂肪替代策略》
二等奖
1.《肉桂醛@羟丙基-β-环糊精保鲜剂的制备及在草莓保鲜中的应用》
2.《跨维触界—虚拟现实交互手套的创新探索》
3.《全息智农——基于AI与元宇宙的农文旅发展技术装置》
4.《高效、可回收SERS基底的构建及其在水中PFASs检测中的应用》
5.《基于UFnet模型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割系统》
6.《NAO——星链科技 领航级新型辅助治疗自闭症儿童》
7.《基于 OpenVINO 人脸识别的数字化校园平台》
8.《一种基于ESRGAN和改进YOLOv5s的学生课堂行为检测方法》
9.《畅享Pre-一种具有抗氧化+抗过敏作用的复合益生菌固体饮料》
三等奖
1.《慧耕领航-籽类播种机》
2.《智控速析——一种小型化模块化超声疲劳试验机》
3.《基于机器视觉的多场景哑语手势识别系统设计》
4.《SolCleanPro-光伏电板自动清洗系统》
5.《面向车联网安全的深度学习入侵检测方法》
6.《基于超声波避障的智能导盲杖》
7.《基于高直链油莎豆淀粉基智能复合膜:pH指示、 抗菌及牛肉新鲜度监测》
8.《蒲公英精酿啤酒》
9.《视障人士智能导航辅助系统》
10.《电子疼痛管理设备——智能化解决方案》
11.《AI绘画技术在非遗传承-皮影戏中的应用研究》
12.《步履新生》
13.《汽车智能减震器》
14.《智能共享冰箱的软件开发项目》
15.《“厕”化城市——城市厕改管护航者》
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获奖名单
一等奖
1.《点亮视障学生高等融合教育之路:支持需求调查与应对策略》
2.《四位一体、六链联动、生态共建:东北地区产教融合模式构建及推进对策研究——基于吉林省538家企业及46所高校的实证调查》
二等奖
1.《基于残疾人文字权利保护的盲文推广现状调查及改进建议》
2.《“数”说非遗,“语”传匠心——外语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智能传播与叙事续力的路径研究—基于吉林省县域非遗案例的实证调查》
3.《碳排放影响因素调查与低碳发展路径研究一基于山东省16市问卷调研的实证分析》
4.《“美丽中国”视域下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对策——基于吉林省生态保护绿色屏障定位的调查》
5.《乡村振兴新引擎: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基于吉林省大石头镇和安图县的实地调查》
6.《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给农村发展带来的难题—基于吉林省十大产粮大县(市)的调研》
7.《振兴延边·民族梦绮:青年投身延边州边疆乡村振兴实践——基于延边州下10个重点村庄的深入调研》
8.《关于盐碱地生态农业建设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调查报告》
9.《AI养老,晚年美好:银发族智能养老设备接受度的研究——基于吉林省老年群体的社会调查》
10.《田畴共济·股份兴农:土地股份合作社 发展模式及效益分析—以松原市为例》
11.《全球视野下的非遗传承传播-以吉林省非遗文化为例》
三等奖
1.《东北黑土区水稻生产施肥模式特征、采纳决策与因应策略——基于“成本—收益”视角的调查研究》
2.《基于美丽中国建设的城市绿地优化路径——以长春市为例》
3.《吉林省大学生冰雪旅游消费意愿及满意度调查》
4.《冰雪无碍:全民冰雪战略背景下视障大学生旅游需求的深度透视与创新路径》
5.《无声工艺·长白山韵--文化融合赋能听障大学生创新创业路》
6.《网站宣传助力吉林省“三地三摇篮”红色资源发展研究》
7.《吉庆有“余”——查干湖冬捕文化的挖掘传承调查报告》
8.《融合日本时间银行理念,优化中国养老模式——基于吉林省养老机构的实地调查报告》
9.《“旅游+”模式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基于325篇核心文献的CiteSpace调查研究》
10.《吉林省旅居养老高质量发展调查研究报告》
11.《绿色金融赋能新能源企业,开拓融资新路径--以比亚迪为鉴探一汽新能源发展》
12.《残障大学生社会帮扶体系构建调查研究》
13.《社交媒体对年轻人消费决策的影响研究》
14.《长春市无障碍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剖析与展望》
15.《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一带一路”倡议视角下高校跨文化传播研究探析——基于中俄5所高校调查申报书》
16.《吉林省农村养老实践幸福指南》
17.《月辉下的青春账单:大学生夜间消费探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