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突破!我校团委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近日,共青团中央发布了《共青团中央关于表彰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的决定》,我校团委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实现了我校在该项荣誉的历史性突破。全国共有70所高校团委获此荣誉,吉林省仅我校与吉林大学2所高校入选。该奖项是共青团中央授予基层团组织的最高荣誉。
多年以来,学校团委在学校党委和团省委、团市委的领导下,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夯实制度建设,推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深度融合,将共青团工作深度融入学校人才培养之中,强“三性”、去“四化”,在全校各级团组织、团干部及团员青年同心努力下,推进我校共青团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通过“青马工程”、团校、宣讲团等载体,结合建党、建团等重要时间节点,多维度推进青年思想教育提质扩面。近三年,培养青马、团校学员2088人;培育全国宣讲团5支;培育出“这十年·青年讲”全国高校宣讲赛一等奖王可闻、全国自强之星张鹏、卫雅欣等全国优秀荣誉称号获得者9人;省市级优秀团干部20人;6名青年教师入选省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教师杨晓东入选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学生会“我为同学做实事”项目获全国“精品项目”和“最受欢迎项目”,学生团支部获“全国活力团支部”等,学生骨干志愿服务事迹被《人民日报》、团中央微信平台“学校共青团”、中国教育电视台报道,朋辈引领作用充分彰显。
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融盐于汤”融入到迎新晚会、毕业晚会、“大艺展”及社团文化活动中,各学院结合专业特色开展“一院一品”,润物无声地提升文化育人实效。近三年,有14个学生社团被评为吉林省高校“活力社团”,6个社团获“全国百优社团”,2个文化项目获全国“大艺展”二等奖,学生多次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冬奥会开闭幕式等大型活动,以目标为导向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不断夯实。
注重将实践锻炼与专业特点结合,创新形式,联合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各教学院部,聘请专业教师、思政教师与团干部共同担任指导教师,常态化开展实践与志愿服务,通过劳动教育、体验,提升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进一步引领广大青年坚定“四个自信”。三年来,组建84支团队,赴10个市州、32个县、105个村,持续开展社会实践,参与人数1.2万人。连续3次获团中央表彰,2个项目获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项目,10个实践案例入选“全国暑期社会实践展示活动”,在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中首获国家金奖,青年在实践中社会责任感和政治认同不断增强。
在“挑战杯”等系列竞赛中,夯实“长线与短线”“师与生”“质与量”三种关系,鼓励更多专业教师参与其中,长线扶持。近年来,“挑战杯”等科创竞赛获全国奖项5项,省级奖项65项,参与人数达6500余人;培育、推送64人参加西部计划,学生就业能力不断提升。
下一步,学校共青团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充分发挥团组织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协同构建更高水平的“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和“大思政”体系,深化共青团改革,加强青年思想引领,为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