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名 赴云端之约|学校开展2025年暑期网络学业互助实践活动(三)
不啻微芒,造炬成阳
2025年暑期
学校积极响应上级团组织号召
组织980名志愿者开展网络学业互助实践活动
聚焦新就业群体、网络群体、农民工群体子女实际需求
为200名青少年开展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
“团风”志愿者化身“云端点灯人”
以专业破解学业难题
以真心相伴青春成长
严习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3级本科生

在本次网络助学实践中,我承担了三年级学生的语文与数学双科辅导任务。授课初期,通过系统性知识回顾精准定位学情薄弱环节,进而开展针对性新课教学。基于家庭教育诉求与学生发展规律,我在知识传授中着重强化逻辑思维训练框架,同步渗透行为规范与方法论意识——例如在数学解题中植入结构化分析步骤,引导孩子形成"审题-拆解-验证"的思维闭环;在语文阅读中通过"文本分层-观点提炼-联想拓展"三阶训练,培养其价值判断与策略选择能力。
这段经历不仅深化了我对儿童认知发展特点的理解,更显著提升了教学中的精准表达与跨学科协调能力,让我真切体会到教育既是知识传递,更是思维模式的塑造。
杨舒蔓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2024级本科生
作为网络助学志愿者,起初家长告诉我,孩子对英语极度抗拒,连单词都不愿背诵,完全不知从何学起。我便回溯自身学习历程,总结出"语境联想法""词根拆解法"等适合初中生的记忆技巧,每天设计10分钟趣味互动游戏巩固效果。
日复一日的陪伴中,孩子逐渐放下抵触——当她磕磕绊绊说出完整句子时,我脱口而出的那句"比上次进步了",竟让自己比她更雀跃。这种双向的体谅与成长,比任何语法点都更难忘怀。
这段经历让我明白,教育是场相互成就的奔赴:他们收获了知识与信心,我则读懂了责任与沟通的重量。这不仅锻炼了我的沟通与语言组织能力,更让我看清:教育者最珍贵的收获,是学会用一颗心,托举起另一颗心的勇气与可能。
牛伊璐 园林学院2023级本科生

在线上辅导八年级学生预习、温习英语与语文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教学相长"的力量。英语学习对他们而言不仅是语法与词汇的堆砌,更是从中文思维到英文逻辑的转换;而语文的温习也不止于文本解读,更在于引导他们感知文字背后的情感温度与哲思深度。
学生们的困惑常让我反思自己的知识盲区——比如讲解英语时态时,他们对"过去完成时与一般过去时的时间差"的追问,促使我重新梳理语法体系;分析语文散文意象时,他们独特的联想视角也常给我新的启发。网络虽为教学搭建了虚拟桥梁,但真正的成长源于双向的投入:我传递系统化知识,他们反馈鲜活的思考,彼此在互动中打磨理解的深度。教育的意义,或许就藏在这些细微的共鸣里,于云端悄然生根、慢慢发芽。
闪梦圆 数学与统计学院2024级本科生
在本次活动中,我负责为一名初中7年级升8年级的学生辅导物理、英语与地理学科,这段经历让我对初中教学有了全新认识与深刻感悟。
课程设计上,我围绕课本基础知识构建体系,结合题型分析强化应用能力,辅以知识拓展延伸视野。针对不同学科特点定制教学方案:物理用动画演示实验过程,英语通过情景对话视频激活表达欲,地理结合卫星地图讲解地貌成因。这些趣味化设计有效提升了学习专注度。
学生的活泼与热情始终感染着我——每次上课她都积极回应,即便答案不够完善,那份勇于表达的勇气也让我深受触动。当然,线上教学也存在挑战:屏幕阻隔使我难以及时捕捉她的微表情变化,部分抽象知识点(如物理力学分析)需要反复拆解才能讲透。
这段经历不仅锻炼了我的教学技能,更让我深入理解了初中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未来我会持续优化教学方法,用更生动的方式点燃他们对知识的热爱,相信只要用心浇灌,每个孩子都能成长。
于泇琦 管理学院2023级本科生
这个暑假,我参与网络学业互助计划,辅导小学三年级孩子的数学、语文和英语科目。深知小学中年级是巩固学科基础、培养学习兴趣的关键期,我结合课本系统梳理三门学科的学习重点:数学准备了四则运算专项练习、图形特征辨析题库和应用题解题步骤拆解图;语文整理了生字词听写清单、课内阅读"三问法"(问内容、问情感、问写法)和"句子扩写"阶梯训练;英语则侧重基础单词认读卡片、日常句型情景对话和简易故事角色扮演。
经过系统性辅导,小同学的数学计算准确率提升了30%,语文阅读理解能抓住核心信息,英语也敢主动开口表达了。这次活动显著提升了我的统筹规划与问题解决能力,未来我会继续积极参与这类活动,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力量。
于森 经济学院2024级本科生
在这次网络助学活动中,我负责辅导一位即将从四年级升入五年级的小朋友学习数学。教学初期,我先细致确认了他所用教材的版本,精准掌握其所在学校的教学进度,为后续辅导打下扎实基础。
整个辅导过程围绕两个方向展开:一方面耐心讲解他四年级暑假作业中的疑难问题,逐题分析"已知条件-关联公式-步骤推导"的解题思路,帮他扫清知识盲点;另一方面提前规划预习内容,通过"生活场景引入-趣味例题解析-同类题迁移练习"三步法,带领他系统接触五年级数学的新知识。
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互动中,我慢慢摸清了他的理解节奏和思维特点——比如他对具象化例子更敏感,我便把"分数应用题"转化为"分蛋糕"场景;发现他容易混淆运算顺序,就编了"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里面"的记忆口诀。教学方式从最初的照本宣科,逐渐变得灵活高效。
这段助学经历格外珍贵:在帮助小朋友攻克数学难关的同时,我自己的课堂把控能力、沟通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这次助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成长的陪伴与见证。
点点微光,汇聚星河
这场青春的接力与爱心的播撒
展现了“团风”志愿者的赤诚与担当
让青春在奉献中焕发光彩
让关爱在云端温暖流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