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此网站!

社会实践

以青春之名 赴云端之约|学校开展2025年暑期网络学业互助实践活动(四)

创建时间:2025-08-25

以青春之名 赴云端之约|学校开展2025年暑期网络学业互助实践活动(四)

不啻微芒,造炬成阳

2025年暑期

学校积极响应上级团组织号召

组织980名志愿者开展网络学业互助实践活动

聚焦新就业群体、网络群体、农民工群体子女实际需求

200名青少年开展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

“团风”志愿者化身“云端点灯人”

以专业破解学业难题

以真心相伴青春成长

詹冰洋 国际教育学院2024级本科生

在本次网络助学活动中,我负责为一名初一学生辅导英语。起初还担心线上沟通会削弱教学效果,但当屏幕那头传来孩子渴望知识的眼神,看到他每次上课都挺直腰背、认真记笔记的模样,我的顾虑很快便烟消云散。

为了让语法讲解更生动,我搜集生活化例句;为了提升听力水平,筛选适合初中生的英文动画片段。每一次精心备课、每一次耐心解答错题,当看到他露出恍然大悟的笑容,或是作业本上从"模糊拼写"到"工整书写"的进步痕迹,都让我心底涌起难以言喻的欣慰。

这段经历不仅锻炼了我的表达沟通与时间管理能力,更让我深刻体会到"教学相长"的真谛——在付出知识的同时,那份被需要、能助人的价值感,是岁月赠予我最珍贵的回馈。

马越 数学与统计学院2024级本科生


此次网络助学志愿活动中,我负责辅导一名七年级学生的数学与英语学科。结合线上教学特点,我制定了"三段式"辅导方案:首先根据学生作息规划每日学习表,确保45分钟课堂与15分钟休息科学搭配;其次在互动设计上下功夫——数学课上用"超市购物算折扣"等生活场景引出方程概念,通过"闯关答题"游戏巩固新知;英语课上则采用"单词联想记忆法"扩大词汇储备,设置"日常对话模拟"环节提升口语表达。

这场志愿活动教会我的,远比我能教给他们的多:它让我看见知识背后鲜活的成长,也让我明白,所谓教育,不过是用一点光亮,点燃另一点光亮。

包星星 文学院2024级本科生

作为网络助学志愿者,我在辅导中收获了满溢的成就感。我的学生对物理知识抱有强烈好奇心,却常因抽象概念望而却步。为此,我在讲解基础概念前先梳理知识逻辑链,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转化为"推墙时手会感到压力"的日常体验,用"煮面条时面条浮起"解释浮力原理。

针对他容易混淆的"压强与压力"概念,我特意绘制对比表格,结合"高跟鞋与平底鞋踩沙滩的不同痕迹"案例深入剖析,再配套设计梯度练习题巩固难点。当看到他在测验中准确答出相关题目,屏幕那头传来雀跃的"我懂了"时,那种被认可的快乐难以言表。

这次经历既传递了知识,也让我收获了分享的愉悦与自我提升的满足,更真切体会到:教书育人的意义,在于让每个求知的眼神都能遇见豁然开朗的光亮。

徐瑞妍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2024级本科生

作为一名大一新生,我有幸参与学校策划的助学活动,担任一名初二女生的数学与物理辅导老师。起初按课本逻辑讲解理论时,发现她总是眼神游离——这让我意识到,抽象的公式推导需要更生动的载体。

于是我调整教学策略:讲物理"浮力原理"时,让她观察家中鸡蛋在清水与盐水中的浮沉差异;分析数学"二次函数图像"时,用投篮轨迹视频演示抛物线特征。这些结合生活的实验与案例,不仅让课堂氛围活跃起来,更帮她建立了"知识源于生活"的认知。

随着辅导深入,她从被动记笔记到主动提问"为什么冰块融化后水面不变",眼中的光芒越来越亮。这份转变坚定了我探索更有效教学方法的决心,未来我期待不断提升教学技巧,帮助更多学生克服学习障碍,让他们的潜能如星火般绽放。


点点微光,汇聚星河

这场青春的接力与爱心的播撒

展现了“团风”志愿者的赤诚与担当

让青春在奉献中焕发光彩

让关爱在云端温暖流淌

▲ 以下事项不在征集、受理范围:求决、申诉、举报类事项;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事项;学术理论;重复提出、内容空泛、无实际意义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