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总书记脚步看吉林|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长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以“蓝色吉林”为主题,组织“材心铸力”志愿服务队开展2025年“跟着总书记脚步看吉林”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触摸吉林发展脉搏、融入吉林建设浪潮、宣传“五色吉林”。
本次实践活动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张鹏飞、副院长杨硕、团委书记李旸及辅导员王洁琼带队,队伍奔赴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在产业园区的机器轰鸣里、在创客空间的思想碰撞中、在历史展馆的无声诉说间,开启了一场兼具专业深度与时代温度的实践之旅。
实验室到生产线
材料学子的“产业探秘课”
走进敦化开发区的敖东工业园,这座吉林敖东全资打造的产业高地正迸发着创新活力。自2010年开工建设以来,这里已聚集8家企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内,有国内一流的高精实验检测设备。志愿者在三楼展厅看药用高分子材料的应用样本,听工作人员讲解材料如何从实验室配方转化为守护健康的“隐形铠甲”,专业课本里的化学结构突然有了具象的生命。

亚联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特种材料打造的人造板生产线在运转。公司总经理指着生产线核心部件介绍:“机械装备的耐磨部件,采用公司自主研发的复合合金材料,性能指标媲美进口产品,部分关键参数实现了超越。”当进一步了解到,这家2005年成立的企业,用二十年时间完成了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蜕变——不仅成功打破欧洲厂商在我国人造板高端生产装备领域的长期垄断,市场占有率跃居行业前列;更以技术实力敲开全球市场大门,产品已覆盖俄罗斯、韩国、泰国、印度等多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这些突破让志愿者们深刻认识到:材料技术的每一次创新突破,都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石”,更是企业从本土走向世界的核心底气。

长有食品有限公司的现代化车间里,食品级包装材料的耐温测试正在进行。“从煎饼生产的不粘涂层到出口包装的防潮薄膜,材料安全是食品工业的生命线。”企业负责人的介绍,让志愿者们重新认识了“舌尖上的材料科学”——原来专业所学,早已融入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
创新沃土上
民俗产业的 “破茧之路”

大德创客园的玻璃幕墙后,藏着吉林本土产业的逆袭故事。作为敦化“双创”核心平台,这里见证了民俗手工艺品从家庭作坊走向跨境电商的蜕变。墙上各种产品的销售数据曲线,讲述着传统产业借数字经济“破圈”的历程。志愿者们在与创业者的交流中明白:创新,不仅是实验室里的研发,更是把民俗文化变成产业优势的智慧。
历史展馆内
永不褪色的“精神坐标”
处理日遗化武工作展览馆内,一件锈迹斑斑的化学武器残片静静陈列,志愿者们驻足良久。墙报上,日遗化武伤人事件的新闻报道与伤者照片历历在目,无声诉说着历史伤痛;玻璃展柜中,销毁记录册上密密麻麻的字迹,清晰记录着工作人员曾在零下30度的荒山中排查的轨迹,每一笔都浸透着坚守与担当。
展馆内,灯光映照下的“还人民一片净土”七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也照亮了青年学子眼中愈发坚定的光芒。大家深切体会到,材料专业不仅关乎技术突破,更承载着特殊使命——未来在防化材料研发、环保技术创新等领域的每一点进步,都是守护国家与人民安宁的坚实力量。
生态村里
乡村振兴的“融合答卷”
中成朝鲜族生态村的青瓦白墙间,藏着乡村振兴的新密码。2020年以来,这里通过建设民俗文化馆、特色餐厅,将村民房屋改造成“一户一景”的民宿,让朝鲜族农乐舞、辣白菜制作等非遗技艺成为吸引游客的“磁石”。在生态村内,志愿者们不仅体验到了当地的风土文化特色,也感受到了当地为打造农文旅商互相融合的乡村振兴新模式的信心与勇气。
立足专业优势:
用科技力量守护生态安全

作为本次“三下乡”的特色行动,“材心铸力”志愿服务队带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专业“利器”,在敦化开展了一场接地气的技术应用实践。团队携带自主研发的二代SERS(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水质快速检测设备,深入周边区域采集水样、分析检测,把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搬到了田野间。
这套设备依托学科擅长的纳米材料技术,通过增强拉曼信号能精准识别水体中痕量污染物,操作起来方便快捷。实践中,队员们踩着田埂取水样,在便携设备上调试参数,课本里的材料表征方法、信号分析原理,一下子变成了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真本事。大家真切感受到:材料专业不止藏在精密仪器里,更能扎根大地,用科技为地方发展出份力。
这种把学科特色融入实践的尝试,让“三下乡”多了份专业重量,也让青年学子在学以致用中,读懂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深意。
在这场“蓝色吉林”实践之旅中,材料学子于车间生产线见证“卡脖子”技术的攻坚方向,在创客空间体悟“技术自立自强”的千钧分量,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锚定肩头使命。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将始终坚持把课堂延伸至产业一线,让青年在实践熔炉中锤炼材料技术应用硬功。正如实践团队“材心铸力”之名所喻:当专业之“材”与赤诚之“心”在实践中深度熔铸,便能凝聚成服务东北振兴的澎湃动力,让青春在制造业振兴的征程上,踏出坚实而温暖的足音。
未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将持续把课堂扎根产业沃土,让这份熔铸而成的青春力量,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中愈发强劲,在东北振兴的实践中绽放更炽热的光芒。
▲ 以下事项不在征集、受理范围:求决、申诉、举报类事项;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事项;学术理论;重复提出、内容空泛、无实际意义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