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我就如何扎实有效的开展“学习‘团风’精神,做合格共青团员”活动提三点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学“团风”活动的重要意义
“团风”虽然产生在一所学校,但正象“铁人”精神产生在一个井队,雷锋精神产生在一个连队,“党义”产生在一个工厂一样以其时代进步的先进导向和不断生发的感召力,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典型群体,一种人人称颂的高尚精神,一面呼唤团员责任的鲜明旗帜。“团风”和“党义”一样是我们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难得的典型和生动教材。推广“团风”典型开展学“团风”活动,学习和弘扬“团风”精神对于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对于增强团的组织的先进性,对于青年的成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团风”事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团风”精神的核心是共产主义精神,是雷锋、“党义”精神在团员身上的充分再现。“团风”精神的基本内涵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团结互助、无私奉献的共产主义精神;想团员责任、尽团员义务的模范意识。“团风”是全省精神文明建设的可喜成果,是在省委领导下,机层党团组织辛勤工作的必然结晶,是雷锋特别是吉林省特有的“党义”等模范人物所带来的“典型效应”,是具有吉林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的鲜明标志。“团风”事迹突出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更加证明了当代团员青年的本质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团风”为我们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了现实规范的生动样板;充分寓示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过程中加强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的迫切性和可行性,他不仅会对团员青年思想教育产生极大的作用,而且会给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带来积极而广泛的影响。开展“学习‘团风’精神,做合格共青团员”活动不仅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具有现实可行性。当前,全国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注意思想政治工作,以形成良好的大气候;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人们更加渴望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全省范围的学雷锋、学“党义”活动正在不断的深入,所有这些都表明,学“团风”活动具有良好的思想基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扎实的工作基础。开展学“团风”活动是深化青少年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帮助广大团员青年牢固的树立正确的团的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焕发出生产、工作、学习的极大热情,自觉在学习先进的活动中,在积极投身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成长为“四有”新人。开展学习团风活动,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倡导和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开展学“团风”活动是振团威的有力措施,他将有利于提高团员素质,充分发挥广大团员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模范作用,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
二、学习“团风”活动要突出三个重点
开展“学习‘团风’精神,做合格共青团员”活动,要以“高举党旗、再振团威”为主导,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坚持立足团内的方针,教育团员,引导青年,影响社会。按照省委五届六次全会和团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精神,依据“团风”精神的基本内容,特别是结合时代的要求和青年的思想实际,在开展学“团风”活动中,各级团组织要突出抓好三个重点:
一是教育团员青年始终不渝的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深入挖掘“团风”精神的实质,采取多种形式,将其灌输、传播、渗透和体现于广大团员青年之中,使团员青年真正懂得,在我们国家处在极为关键的历史发展时期,挫败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政策,保证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团员青年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责任。充分认识到自己是跨世纪的一代,身系民族,身系未来,使广大团员青年更加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坚信党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识别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西方思想的侵蚀。努力克服在一些青年身上存在的精神支柱倾斜、奋斗意识滑坡、责任感淡化的倾向,引导青年不断成熟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
二是帮助团员青年牢固的树立共产主义精神。引导广大团员青年认识到共产主义不仅是我们的远大理想,而是我们的现实目标,她的现实因素就在身边,从而自觉的认识到,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题中之意。认识到在改革开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青年一代既面临冲击又肩负责任,在社会生活中,带头以雷锋、“党义”和“团风”等模范人物为榜样,努力把人们对真诚的渴望变成更加普遍的现实。为切实提高全社会的精神文化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是教育和带领团员青年在“八五”建设中建功成才。通过一系列对“团风”精神的宣传,学习和实践,使广大团员青年把已形成的正确的政治信念、健康的道德风貌转化为实现“八五”计划、十年规划和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精神动力。让广大团员青年清醒地认识到,未来十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知识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巩固和发展的根本课题。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需要青年的奋斗与创造。同时,青年也只有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振兴紧密地联系起来,投身革命,矢志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从而帮助青年振兴精神,焕发热情,彻底摆脱和积极抵制一切抱怨、颓废等消极心理的困扰,自觉地以振兴吉林、振兴中华为己任,立足本岗,埋头苦干,扎实奋斗,建功立业。
在突出抓好上述三个重要的同时,各地团组织还要清楚地认识到,学“团风”也是加强团的自身建设的内容。各级团组织要正确把握学“团风”活动与团的自身建设的内在联系,高度重视学“团风”活动对促进团的自身建设的积极作用,把强化团员意识、发挥模范作用作为着力点,把握时机,致力于塑造共青团的形象,致力于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打出一面鲜明的共青团的旗帜。致力于促进共青团组织育人作用的有效发挥。使共青团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成为更富有凝聚力。战斗力的先进青年群众的组织。
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把学“团风”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
学“团风”活动是加强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这一系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影响全体,牵动社会的重要工作。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扎实的奋斗精神,在党的领导和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下,全力抓好这项活动。
(一)广泛宣传,深入讨论,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各级团的组织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及团内报刊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团风”事迹,积极组织宣传“团风”事迹的各类活动。团省委拟在3月份组织“团风”事迹报告团,在全省巡回报告,各地团组织要通过多样性、立体化的宣传,使“团风”事迹在团内传播,向社会扩展。同时,深入地开展关于“团风”精神的讨论,组织有关座谈和征文活动。帮助广大团员青年在讨论中认清“团风”事迹的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增强学“团风”精神的自觉性。以此在团员青年和社会中形成学“团风”事迹,发扬“团风”精神的良好氛围。
(二)把握原则,分层推进,保证活动健康开展。各地团组织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认识上防止简单、片面的理解和人为拔高的倾向,在活动中避免“一阵风”、“一刀切”的形式主义等问题,强调结合不同地区、不同战线、不同层次团员青年的思想实际,以教育团员为突出环节,合理确定目标,分层次推进。在团员当中,要坚持教育与管理并重,把学习“团风”精神,做合格共青团员的活动与目前正在团组织内部开展的“团员教育评议”活动结合起来,与团员团籍的年度注册结合起来,建立制度,扎实进行,长期坚持,而从使广大共青团员的团员意识不断增强,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
(三)立足本职,面向社会,在实践中求得实效。各地团组织要以组织团员立足本职学“团风”为重点,以“让‘团风’精神在岗位闪光”为行动口号,把“学习‘团风’精神,做合格共青团员”活动与团组织在企业开展的“产品在我心中、质量在我手中”劳动竞赛,在农村开展的“培养青年星火带头人”活动、在学校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学雷锋、学“党义”活动结合起来,并在学雷锋活动中突出爱党、爱人民、爱岗位的核心内容,从而进一步调动起他们为振兴吉林经济,立足本职,多做贡献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与此同时,组织多样的学雷锋、学“团风”实践活动,面向社会倡导新风。大力提倡和开展帮困扶贫,综合包户和义务劳动等社会公益活动,帮助团员青年在倡导文明新风的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奉献精神,提高自身素质,今年3月5号是全团学雷锋活动日,各地要认真组织好活动,并通过学“团风”活动促进学雷锋活动向更深层发展。
(四)建立机制,强化措施,促进活动在基层落实。各地团组织要加强调研和指导环节,及时发现和总结经验,,弥补不足,以切实提高基层开展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通过完善已有的对各地团的工作的评估制度,把学“团风”活动纳入目标责任制,量化评估指标,增强各级团组织的主动性,形成层层抓落实的机制和工作局面。
(五)接受党的领导,求得各方面的支持,形成社会合力。全省各级团组织要自觉地把活动置于党委的领导之下,主动地求得各级党的组织部门、宣传部门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以及其它社会有关方面的重视和支持,扎扎实实地抓好学“团风”活动,教育、激励和鼓舞广大团员青年以更加昂扬的精神投身“八五”建设,为振兴吉林,振兴中华做出无愧于时代的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