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此网站!

“团风”精神的发展历程

关爱在身边——记管理学院帮助身边白血病同学的事迹

创建时间:2014-01-01

“和谐”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形态,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而创建和谐校园应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大学更是为整个社会输送优秀人才的基地和摇篮,社会的和谐是一个大的整体概念,是需要其中无数的因素去支持的;从教育基层着手大力宣传和谐,从建造“地基”的理念推动整个和谐社会的巨大助力。

2007年9月3日,管理学院B06214班的徐蕊同学被检查出白血病。在天津市血液病治疗中心住院一段时间后,医生告诉她应该接受细胞移植治疗,需要花费数十万元巨额的医疗费用。当徐蕊的父亲用颤抖的双手接过诊断书的刹那,母亲的泪水瞬间浸湿了双眼,世界就仿佛失去了颜色一般,给他们的家庭带来了沉痛的打击和灾难。徐蕊面对这惊雷的变故,尽管默默无语的没有说一句话,可是无情的病魔还是让这个原本在生活中活泼开朗的她笼罩在一片阴霾里;她的父母看着孩子日益憔悴的身影,心中的绞痛更是没有丝毫的减弱,无疑现代的医学发展足以让徐蕊重新康复起来,可是面对数十万元的巨额医疗费用时,他们刚刚萌生出来的希望就几乎破碎。

不过,那毕竟是一条生命,是和自己生活了近二十年的孩子,无论怎么样,徐蕊的父母都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就此划上生命的句号。为了这样的一个目的,他们开始为筹措这数十万元的治疗费用奔波;可数十万元的治疗费用对他们家而言实在是一笔太大的数目,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徐蕊的父母几乎把家中的亲戚朋友都走了个遍;有慷慨解囊的,也少不了些推托拒绝的,这些天里面,徐蕊的父母没有少看人的眼色。不过为了他们自己孩子的生命,为了她活下去的希望,仍然坚持得敲响下一扇的家门。尽管如此,加上家里平时省吃俭用的区区几万元积蓄,筹集的医药费还是不够治疗的费用。

病榻上的徐蕊,看着父母在自己得病后似乎一下子老了十多岁,苍老和疲惫写在了他们刻满皱纹的脸上,为了不让自己的家为了这个沉重的负担消耗时间、金钱和精力,她好多次都不肯配合医生和护士的工作,不吃药不积极治疗;这些举动令家人和医生都特别苦恼,面对放弃生存希望的徐蕊来说,她的生命就似风中的烛光一般无时无刻都有着熄灭的可能。

不过,上天似乎没有放弃徐蕊这个孩子……

9月14日,由于徐蕊请假后有将近十天的时间没有来学校,管理学院的老师出于责任义务和关心,给他们家打去了电话询问情况,结果就得知了徐蕊得病的事情。这样不幸的消息,给管理学院的老师也带来了极大的震撼。经过学院老师反复的商议与权衡,最终决定发动全院师生行动起来,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去尽量挽救徐蕊的生命。

15、16日两天,管理学院全院学生都自愿捐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心意,同时老师们也纷纷慷慨解囊,为徐蕊献上一份爱心。短短的2天时间里,全院师生一共凑齐了万余元的募捐款。虽然管理学院募捐得来的万余元对于高昂的治疗费用来说是九牛一毛,可是捐款里的每一分每一角都是他们作为一个“团风人”所拿出来的热忱。

当他们把收到的捐款送去医院的时候,徐蕊父母被学院师生的行为感动了,虽然他们又一次的流下了眼泪,不过这次的泪水代表的却是希望。在徐蕊治病期间,同学们每天经常性的与他发短信,给他精神上的支持,鼓励他存活的意志,不要轻言放弃生命。一条条信息,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语言一直支持和鼓励着徐蕊的心灵,原本放弃生命的想法在她脑海里渐渐的消失了。她说:“当面对着一群往日里毫无关系的同学,面对着学院里生活中不时照顾自己的老师,我还有怎样的理由去放弃生存的机会呢?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对于我而言并不可怕,真正令我还有感念的是养育自己多年,如今白发横生的父母;还有这些在我最困难时送来最殷切祝福和及时帮助的良师益友。为了这些,我会坚强的活下去,相信我会创造奇迹,我会早日回到长春大学的校园里。”

现在徐蕊正在医院里积极地进行治疗,我们衷心地祝愿她能够早日的回到校园,回到大家的身边,继续她自己的美丽人生。

冰心说过,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的长途,点缀的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滑落,不是悲伤。人生长路,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伸出双手,给予帮助,播撒爱与同情,收获希望与尊严。也许大家都不宽裕,但大家都愿意以真诚挽救一个年轻的生命,以爱和同情温暖人生长路。每一份从大家手中捐出来的“爱心”,在长春大学,在管理学院汇聚成了一条爱与和谐的“江河”。生命的色彩,在青春激昂的呐喊里,绽放了真正的意义。让你、我、他知道,关爱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