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儒家文化就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每一个人都受到其中点点滴滴的影响与熏陶。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人本意识、忧患意识、道德意识和力行意识更是对我们中华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影响。因此,为了更好的传播儒家传统文化,共迎和谐社会,长春大学人文学院“团风”志愿者协会开展了以“弘扬‘团风’精神,传播民族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力求将传统文化立足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2007年5月,经过长春大学人文学院“团风”志愿者协会的积极沟通 、联系,他们选择了长春文庙作为此次活动的合作对象,活动开始之前针对全院的“团风”志愿者协会会员进行了儒家文化传统教育的培训,并开展了以 “弘扬‘团风’精神,传播民族文化”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
与此同时,他们与长春文庙取得联系,并对文庙进行了实地走访与调查,了解到长春文庙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文庙的游客虽然众多,但真正对民族传统文化了解的人并不多。第二,由于每天去文庙的人数众多,而文庙讲解人员的数量有限,因此文庙讲解并不能满足众多游客的需求。第三,游客众多,环境卫生的破坏在所难免,因此环保问题成为文庙管理人员最头疼的一件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他们把此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定为以下几方面:1.对游客进行文庙历史义务讲解。2.对儒家传统文化进行义务宣传活动。3.对整个文庙内部环境进行义务清扫。
经过多方面的积极筹备,活动于2007年5月18日在长春市文庙拉开了帷幕,宣传仪式后宣布活动正式开始。
活动1:
邀请长春大学人文学院金海峰教授为在场游客进行了以弘扬并传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内容的“国学大讲堂”的义务讲座。金教授讲到 ,传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责任。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保护我们的祖国。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应该更好秉承这一优良传统。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沿着先辈的足迹刻苦努力学习,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讲座吸引了众多游客,他们当中有教师、技术工人、志愿者和当地居民。台上金教授激情洋溢,台下听众目不转睛,并不时点头以示赞赏。尽管天气炎热,但在场的听众似乎完全沉浸在精彩的讲座中,安静的聆听着,直到讲座结束也不愿离去,纷纷找到金教授,询问关于国学方面的问题。

活动2:
讲座后,人文学院“团风”志愿者协会的同学们分成小组,对不同年龄 、职业和身份的游客进行了儒家传统文化知识的义务宣传。针对游客们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并发放了一些关于传播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弘扬“团风”精神的传单。
通过同学们的引导,使游客们很好的了解到了民族传统文化,并认识到了传统民族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每个炎黄子孙不可推卸的责任。很多游客都说,这一次来文庙真的没有白来,通过这次活动,真的使他们终生受益。通过此次活动,他们不仅认识到儒家传统文化在当前社会的重要性,而且也对文庙的历史和长春大学的“团风”精神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前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还可以为传播民族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从这以后,他们会很好的履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活动3:
宣传过后,同学们对文庙的卫生进行了义务打扫,同学们纷纷拿起手中的扫帚、簸箕清扫起路两旁的果皮纸屑,帮助文庙工作人员修剪草坪。并协助文庙工作人员处理了一些日常工作。此时,长春大学的“团风”精神在志愿者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志愿者们一个个不怕脏,不怕累。尽管任务很艰巨,可他们毫无怨言。有的地方用工具打扫不到,就用手去捡,即使地上有一点点纸屑,他们也不放过。尽管骄阳似火,志愿者们个个汗流浃背,但丝毫未减退志愿者们的热情,他们分工明确,干劲十足,很快就完成了义务清扫工作。志愿者的工作得到了文庙方面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好评。
活动过后,长春市文庙的王主任对此次活动给予高度赞扬,她认为“团风”精神的实质就是无私的奉献精神,“团风”活动不仅是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的体现,也是对她们工作的一种鼓励和支持,学院与文庙开展活动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更好的了解儒家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的服务意识,同时也使社会更好的了解“团风”精神,希望这种活动会经常开展。
此次活动还得到了长春市各大媒体的关注和支持,活动当天,长春市电视台及吉林教育电视台进行了全程采访和录制,长春日报等媒体也进行了报道。由于各大媒体的关注与报道,使儒家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与弘扬,同时,我校的“团风”精神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传播儒家文化,共同营造和谐。此次活动,同学们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播了儒家文化,弘扬了“团风”精神,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过亲身体验与实践,同学们也深刻认识到儒家文化的真谛,领悟到传播传统文化的必要性,明确了当代大学生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德,体悟“团风”精神内涵实质,以及将“奉献 、友爱 、互助 、进步”的 “团风”精神深入人心的责任。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儒家传统文化及“团风”精神的明天将因更多人的参与而灿烂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