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此网站!

“团风”精神的发展历程

弘扬“团风”精神 构建和谐校园——记理学院“环保助学”活动

创建时间:2014-01-01

为了创造文明、清洁、优雅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为了帮助德才兼备又品学兼优的青年学子圆求学成才的梦想;为了弘扬我们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为了将我校的“团风”精神推向一个新的境界;为了培养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公益意识,理学院党总支、团委、学生会和绿色“团风”志愿者协会于2004年10月18日联合发起了“环保助学”活动,并设立“环保助学”基金。

为确保“环保助学”活动的长期、扎实、有效的开展,学院成立了“环保助学”活动领导小组,主要由党总支书记、副书记负责,并由全院的所有的党员、师生员工、共青团员、全体绿色“团风”志愿者协会成员组成。活动在立足本院的基础上,还倡议全校广大师生员工加入进来,并且努力争取得到校外广泛支持。

活动开展近三年来,他们一直致力于大力宣传生态环境的保护,实施助学工程,大力倡导和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以变废为宝作为活动目的,采取院内全员参与,校内外共建的途径来更好的做好这项活动。在院内他们做了广泛动员,在校内通过校报、广播、网络、分发倡议书和活动方案等途径进行了大量的宣传,使大家了解活动的意义、目的、方向和价值,从而自觉支持、参与此项活动,为共建“环保助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院还将活动的宣传列入新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新生“团风”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环保教育、创新思想教育的具体范例,同时,还将此活动列入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为了更好开展活动,学院还积极促成校外单位、团体和个人的共建。通过制定发放“环保助学”共建卡,建立与校外单位和个人的友情链接。定期组织绿色“团风”志愿者协会、团委、学生会和各班级活动小组,利用节假日和社会实践的机会收集废旧物品,并在各类运动会、大型会议、演出等活动期间,组织专人负责收集。同时安排专人详细记载活动中收集的物品情况和参与的单位及人员名单,将收集的物品由专人管理,并集中送到废品收购站。回收的资金存入“环保助学”基金账户。每年年底学院会组织一次总结评比,由学院“环保助学”领导小组在学院内评出“环保助学”活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组织者,授予“爱心大使”和“绿色环保使者”荣誉称号;对学院以外参与的集体和个人颁发“爱心大使”和“绿色环保使者”荣誉证书。

三年多来,参与活动的人日益增多,最开始主要由学生通过捡拾收集废旧的矿泉水瓶、饮料塑料瓶、易拉罐,收集废旧书本、硬纸盒和报刊杂志等废品积攒基金,后来在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周默刚老师的带动下,已毕业的学生,学院里的部分老师,也都参与到了“环保助学”活动中,几次学院老师组织到外地旅游,老师们都将捡到的空矿泉水瓶带回了学校。老师们不仅将矿泉水瓶、废旧书报集中了起来,有的还直接捐助困难学生。运动会期间有的老师还将运动会奖励都捐给了“环保助学”基金。到目前为止,“环保助学”基金共累积近万元,资助困难学生四人。

活动大力宣传了要爱护和建设我们人类的家园,提倡保护环境,建设和谐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号召大家关注特殊困难大学生群体,团结友爱、勤俭自强、发扬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精神,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公益意识。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推进我校跨越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有着深远的意义,要始终牢记先辈的教导,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随着学校的发展和建设,随着“团风”活动的开展,“团风”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了长春大学人的血液,成为了长春大学人的一种精神。“团风”精神已从诞生之初的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延伸到了长春大学人生活的各个领域,贯穿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团风”是我们长大人的精神象征。过去“团风”帮助了很多人,今天我们不仅要赋予“团风”新的内涵,还要给她增添新的色彩。

经过五至十年的建设,理学院力争通过“环保助学”基金培养出5-10名德才兼备、品学兼优而又有所作为的人才,使学院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进一步推进共青团工作向新的目标迈进,力争使学院党总支、团委、学生会和学院的绿色“团风”志愿者协会以及这项工作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推陈出新,有新思路、新举措、新突破、新进展、新行动、大作为。

他们坚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保护环境需要我们自律并坚持,同时,点滴积累并持之以恒也可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通过坚持不懈的开展这项活动唤醒我们大学生的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保,建设更加美好的自然生存环境和人与人和谐相处的人文环境。同时,也相信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大学生的爱心,更多的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生命、关注生活,切实培养我们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他们的追求:让世界充满爱,让生命之花永远绽放!他们的目标: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奉献我们的爱心,向每一个有困难的学生伸出援助之手!他们相信:生命因为爱而变得美丽,生命因知识而变得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