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此网站!

“团风”精神的发展历程

爱心暖人心——记外国语学院“一团一”帮困助学活动

创建时间:2014-01-01

2005年3月,北国的春城春意盎然,长春大学迎来了“团风”志愿者协会成立的第六个年头,在“团风”的故乡,大家又迎来了一个弘扬“团风”精神,提倡志愿服务的又一个春天。外国语学院团委、“团风”志愿者协会分会积极策划新的形式与内容的活动,让感人的“团风”精神在这里延伸,发扬光大。

为了寻找更好的活动形式,更新颖的活动内容,外国语学院的团员青年在学院团委的安排和组织下,开展了大规模的调研工作,主要的调研内容就是,什么人最需要他们的帮助;大学生能够提供怎样的服务;他们的服务究竟应该采取怎样的形式;什么样的活动能够调动最广泛的学生参与其中等等一系列问题。

经过近一个月的调研,他们的工作成果是显著的:第一、家庭条件困难,学习状况较差的中小学生急需要他们的帮助;第二、作为外国语学院的学生提供优质的外语辅导和其他课程辅导是他们能力所及的事情;第三、现在的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手里的零用钱积累一些就足够解决一些困难家庭的小朋友学习的问题。

基于调研的结果,他们决定寻找一所小学作为他们活动的合作对象,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提供学习上的帮助是他们努力的方向。

2005年8月,经过学院社会实践部的积极联系、沟通,他们选择了南关区红旗小学作为此次活动的合作伙伴,活动的形式以集体和个人的名义为小学生,特别是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外国语学院的每个团支部每名团员青年都捐出自己的一点零用钱,以团支部为单位,每个团支部的捐款捐助给一名小学生,作为生活和学习的补助,活动的形式与内容基本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急需想出一个贴切的名字,“一团一”正是这个时候应运而生的。

“一团一”帮困助学活动是一个团支部帮助一个贫困学生,相应的开展义务助教活动。在明确了活动的主题后,他们就积极的开展活动的筹备工作。首先,他们与红旗小学的辅导员进行沟通,找出最需要他们帮助的贫困对象,将其分配到学院的各个团支部。然后,由各团支部组织成立一个“一团一”帮困助学活动小组,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对其分配到的贫困学生进行贫困调查,如果情况属实,各团支部将落实开展此次活动。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义务教学、组织文体表演、捐款捐物、帮学生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义务教学:各团支部组织所有团员将其分成几个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对帮困对象进行课外补课,主要补习英语方面的知识,根据情况的不同,各团支部可以自行安排义务教学内容和时间。

文体表演:以各团支部或几个团支部一起编排节目,节目当中也可以让该小学的学生们加入到其中,既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由能够促进双方的沟通,使得此次活动变得更有色彩。

捐款捐物:各团支部的每名成员每个月捐两元钱,由负责人每个月定期将捐款交到所帮助的贫困学生手中。每天捐出不到一角钱,对于他们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但对于那些贫困的孩子来说却可以交一个学期的学费。根据情况不同,也可以向他们提供一些书本、文具、衣物等物品。在课余时间,如果所帮助的贫困学生家里有需要帮助的,各团支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给予帮助。

在充分准备工作后,经过双方的协商沟通,找到了最需要帮助的贫困小学生共二十四人(其中一年级至六年级每个班级有两名学生),并且在活动的各个方面达成了初步的协议。他们制定了《协议书》和《启动仪式程序表》,“一团一”帮困助学活动的启动仪式定于2005年11月16日下午两点举行。经过广泛的宣传与动员,“一团一”活动得到了各班团支书的积极响应配合。全院团员、青年纷纷按照活动的要求,参与捐款、捐物的活动。在“团风”的故乡,在外国语学院爱心涌动,与此同时,他们的活动也得到了多家媒体的广泛关注,《吉林日报》、《长春日报》、《东西南北大学生》,长春电视台,长春广播电视台对活动的进展给予积极的关注。

精心准备的“一团一”帮困助学活动的启动仪式于2005年11月16日在红旗小学如期举行,校团委郭淼老师,外国语学院总支副书记李贵海和学办杜伟老师、高士杰老师及分团委相关人员参加了此次启动仪式。《吉林日报》、《长春日报》、《东西南北大学生》,长春电视台,长春广播电台等媒体的记者莅临了启动仪式的现场。双方负责人签订协议,捐赠活动每年集中举行一次,各团支部可以自行安排其他形式的帮教活动,至此“一团一”活动正式启动。

启动仪式上举行了第一次捐赠仪式,爱心捐款、学习用品纷纷发到受助学生手中。“一团一”帮困助学活动的启动仪式,得到了社会各界媒体的关注,并作了相关报道:《吉林日报》——长大学生与乡村小学生结对子,《长春日报》——500名大学生资助贫困小学生。除了文字方面的报道外长春电视台、长春新闻“城市速递”节目及长春广播电台也作了相关报道。他们深知启动仪式只是“一团一”活动的开始,在未来的时间里他们会坚持到红旗小学进行义务教学,组织文体活动。并通过“一团一”的形式捐款捐物,帮助学生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果所帮助的学生家里急需要时,各团支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给予帮助,同时各团支部还可以自行开展其它活动,真正做到“一团一”的宗旨。

2006年5月,“一团一”助学金发放仪式如约在红旗小学举行,经过红旗小学少先大队推荐,根据他们的实地家访,结合每名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他们的具体的帮教计划。从各班团支部收集部分信息制定相应活动计划。他们的“一团一”活动是指由一个团支部负责一个贫困孩子,尽量从生活与学习各方面帮助他们,关注他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所以对于每个贫困学生各个团支部是最了解的,社会实践部收集最有利的信息,从而制定出举行“发放仪式”,把2400元钱和印有“长春大学外国语学院”与“红旗小学”字样的T恤送到孩子们手中。5月10日校团委马东辉书记、学办袁旭东老师、分团委部分人员、媒体朋友和学生代表们来到红旗小学,参加了这次发放仪式。校团委老师和院办老师的讲话充满了激情,时刻不忘对学生们的教育指导,被资助学生代表在发言中表达了深深的谢意和敬意。对未来的计划,大学生代表在发言中也表达了对孩子们的深切关爱和期待,家长代表更是用最质朴的语言表达了最真切的感动!小学生们用少先队礼表达了对大哥哥大姐姐们的感激之情!台下掌声四起,这一简单的举动包含了双方太多的感情!小小的红包,里面的钱款也只是小额的,却是他们的一片爱心,一分期待,也是孩子们的一线希望,心里的一股温暖。这温暖将化身为学习的动力,和对社会的感恩,继续传递。

“一团一”启动两年多来,共计捐款、捐物累计一万多元,为小学生课外辅导累计500多个学时,组织交流、文艺、体育活动10余次,在关心小学生学习与成长,帮助困难小学生筹集学费于生活费用的同时,参加活动的大学生们更加开始关注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有的同学以自身为例,为孩子们树立信心,有的了解到孩子的心理忧虑,进行开展心理辅导,为小学生排忧解难,还有的同学把自己的见闻讲给孩子们听,扩充他们的视野。家长们非常高兴有这些好心的年轻人帮助他们,全当是自家人,也交流的非常好,大家都在积极努力让爱心温暖每个角落。“一团一”活动奉献了大学生的爱心,也提升了他们的思想。他们做的不只是对几十名小学生的资助,而是汇小渠之水进江河,江河之水进湖海,要把爱心发放、传递。

有一首歌中唱道:“我和我的祖国,像海和浪花一朵……,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爱的旋涡,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着海的欢乐……”他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看着红旗小学孩子们的进步,是对他们最大的鼓励。经过两年多的“一团一”帮困助学活动,同学们在付出艰辛努力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别人体会不到的快慰。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是啊,“一团一”活动一定会在今后的日子里带给你更多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