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此网站!

“团风”精神的思考与探索

依托“团风”精神有效载体 开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创建时间:2014-01-01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难得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趋复杂,西方敌对势力争夺我国青少年一代的贼心未死,这些对大学生的成长都带来深刻影响。面对新形势,我们学校始终把握、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牢牢抓住学校“团风”精神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阵地,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抓不懈,多年来,呈现出了欣欣向荣、和谐向上的喜人景象。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动力,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立足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以及学生的个体需要来引导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人才。简言之,“以人为本”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备的教育理念。

(一)以人为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要求

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在谈到教育本质时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归宿。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人作为独立的个体,无一例外有着被重视、被尊重的需要。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非常强的表现欲和自尊心,他们富有个性、追求自由,希望被人肯定、尊重的需求更为强烈。人都具有使自己趋于完美、求得“自我实现”的内在驱动力,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更为突出,他们思路开阔,思维活跃,情感丰富,勇于追求理想,体现自我价值的心情极其迫切。在各种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大学生会去追求自我的全面发展,既包括德智体美,还包括个性心理、性格、气质、兴趣等非理性因素的健全发展。大学生是社会的栋梁之才,他们的全面发展是其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为了实现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做到以人为本,针对学生的各项需要开展工作。

(二)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现代社会是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生活变化发展极其迅捷的时代。人口的急剧增加,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造成了更加激烈的社会竞争,现代社会知识经济初见端倪。要适应这样一个迅速变化的、复杂的、转型的社会环境,个体没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是绝对不行的。大学生虽然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他们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把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摆在首要位置,真正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大学生具备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全面的综合素质。

(三)以人为本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逐年深入。一方面现在大学生要缴费上学,政府部门不再实行“统、包、管”的就业政策,毕业后要到人才市场上去寻找工作,到处充满了竞争。因此,受教育者把学校的教育、知识的学习与个人的兴趣、利益、价值取向、未来前途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有理由要求学校为其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要求教师为其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因此,教育者和管理者必须树立起以学生为本,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工作理念。另一方面,大学的本质特征和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我们的高等教育需要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这是我们当前最为需要但又很缺乏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以人为本,发掘学生个体的潜力,自觉地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为目标,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主体意识、自立精神,敢于创新、独立思考的健全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国家的栋梁,要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必须加强宏观舆论引导,即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他们。首先必须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才能用正确的方向去引导他们。《意见》中明确提出: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是:(1)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2)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党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3)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4)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5)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学校管理之中,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使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6)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时效性。

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树立,不可能自发形成,必须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灌输,使青年大学生在同错误思想相比较、相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人们的思想问题和认识问题,而凡属思想性质的问题,只能说服,不能压服,企图用行政命令的方法,用强制的方法解决思想问题,是非问题,不但没有效率,而且是有害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过去“左”的思想束缚下,习惯于“填、堵、注”,要求大学生相信也得相信,不信也要相信,带有很浓的强制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要紧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对大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要充分发挥校报、广播、电视、橱窗等宣传媒介的舆论宣传导向作用,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主动占领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充分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及时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回答和解决大学生遇到的思想问题,引导大学生独立思考、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只有充分发挥正确舆论的导向功能,坚持真理,反对谬误,既明确提倡什么,也明确反对什么,对于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和资产阶级腐朽思想进行有说服力的分析批判,才能使大学生明辨是非,提高抵御外来消极因素侵袭的能力。

三、学校把“团风”精神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品牌

自1989年“团风”事迹产生以来,团中央、中共吉林省委、长春市委、团省、市委都给予高度重视,分别做出决定和批示,并发出通知,要求在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中深入开展学“团风”活动。到今天,“团风”精神作为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品牌,仍在不断得以深化和弘扬,2006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团风”精神教育作为我校办学特色之一,得到了专家组的高度认可。

(一)把“团风”精神教育同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相结合。

学校团委一直坚持按照学校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工作部署,结合自身实际,时时刻刻对学生进行弘扬“团风”精神教育,使这个已具有19年历史的榜样始终传承下去,围绕这一主题学校团委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培养教育了一批批的青年学生。新的形势下对弘扬“团风”精神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所以团委制定了新时期弘扬“团风”精神活动方案:通过各种形式、各种媒介、各级组织大力宣传“团风”事迹,让同学们了解“团风”、认识“团风”;开展新时期如何弘扬“团风”精神理论研讨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围绕一定主题进行大讨论,如什么是“团风”精神?新时期“团风”精神的内涵、实质,“团风”精神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的关系,“团风”精神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之间的关系,“团风”精神与大学生实际需要之间的关系,弘扬“团风”精神的有效载体,用“团风”精神教育大学生的具体措施,“团风”精神怎样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等等;在全校形成弘扬“团风”精神的浓郁氛围,每年把“团风”精神教育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制作甚至出版相关的图文资料,制作以“团风”为标志的徽章或歌曲,把每年四月份定为学习“团风”精神活动月;成立以弘扬“团风”精神为目的的组织或团体,如“团风”志愿者协会、“团风”爱心协会、“团风”绿色行动志愿者协会等。每个学院团委都以弘扬“团风”精神为主题,开展一项长线活动,每个团支部都以最佳团日评选为契机开展学“团风”活动;设计具体学“团风”内容,并落实执行,以满足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每三年召开一次学“团风”活动总结表彰大会。定期组织团校、学生干部理论提高班,成立了共青团理论中心组,制定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方案,以不同形式开展形势政策宣讲、“团风”精神学习实践教育活动等。多年来,学校牢牢把握“团风”这一有效教育资源,一直把“团风”精神教育同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相结合。

(二)把“团风”精神教育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

学校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始终抓住“团风”这一有效教育载体,把“团风”教育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学校依托专家学者报告会、“团风”主题实践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依托党校、学生干部理论提高班和每周三的政治理论学习时间,开展形势政策学习活动;依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会、“团风”志愿者协会,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功能,倡导学习理论、塑造思想、升华精神的风气,为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理想信念,争做“团风”人提供了平台。

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推进了基层团组织的理论学习建设,使广大团员青年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明确了理想信念,更有利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更加确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团风”精神在学校内得以广泛传播,“团风”精神深深地印在了每个学生的心中,同时积极地引导了大学生以“团风”精神为榜样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确立了“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更明确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三)把“团风”精神教育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

学校始终把“团风”精神教育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特别注重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依托建党、建团、“五·四”、“一二·九”,改革开放30周年等重大纪念日,开展贯穿全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如学校曾以纪念“一二·九”运动、改革开放30年为主题举办文艺晚会,在全校上下引起了强烈反响;围绕党史、团史开展知识竞赛活动,同学们踊跃参加;每年在国家重大节日时各学院出宣传板广泛宣传,打造舆论环境等。在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的时候,学校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学生学习了十七大精神,并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组织没有课的学生全体到食堂观看开幕式;开展了教师、学生十七大座谈会;在报告厅请学校领导为学生们做十七大报告;征集十七大征文等,目的在于使学生关心国家时事政治,培养他们对国家大事具有政治敏锐性,增强学生们的责任意识和祖国兴衰成败的忧国意识。

学校把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中汲取营养,培养他们爱国情怀、改革精神、责任意识和创新能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四)把“团风”精神教育同大学生基本道德规范教育相结合

学校紧紧围绕“团风”精神实质,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信守信为重点,在学校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坚持知行统一,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如在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后,学校紧跟中央精神,在学校开展了学习“八荣八耻”主题实践活动,活动包括通过团委网站、广播站、校报、宣传板等形式进行舆论宣传;通过正反情景表演切实形象地开展教育活动;与关工委联合开展“八荣八耻”座谈会等一系列教育活动,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吉林电视台、吉林教育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关注。

学校一直引导大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使学生们能够成为社会合格公民而作出努力。

(五)把“团风”精神教育同大学生素质教育相结合

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它着眼于受教育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是当今社会谈论的热点话题。素质教育,是全面的、综合的,不仅要求大学生掌握专而博的知识,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努力提高自身出色的综合能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学校多年来坚持把“团风”精神教育同大学生素质教育相结合。针对综合,全面这一特点,为学生制定了素质拓展考核认证证书,内容包括各类考核项目,希望学生通过其中的每一项对自身进行考核和认证,其中得到全面的训练和体验。并且团委还定期在学生中举办素质拓展训练班,通过此形式使学生锻炼集体主义和团结协作的意识,学校以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

学校本着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加强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精神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地目的,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在知识、综合能力、素质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这样,大学生才能在社会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

(六)把“团风”精神教育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学校牢牢把握“团风”这一有效教育载体,把“团风”精神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育中,使学生时刻得到“团风”精神的感召。

我校是“团风”的故乡,全校教职员工也一直受着“团风”精神的影响,教师都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注重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使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做到理论用于实践,充分发挥了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四、多年来,学校广大青年团员在“团风”精神引领下取得的成效

多年来,我校团委在学校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正确指导下,在“团风”精神的引领下,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有针对性、有创造性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既与学校土生土长地资源“团风”相结合,又与新形式下的工作相结合,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成为服务学生,促进学生成才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近几年,学校共树立学“团风”先进集体32个,先进个人213名。目前全校90%的学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6.5%的学生加入了党组织,成为党组织的一员。2003年至今全校团员青年义务献血4626人次。各项活动受到了吉林电视台、《吉林日报》、《长春日报》、《长春晚报》、吉林教育电视台等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报道。全校形成了人人关心政治、个个追求上进的良好和谐氛围。

执笔:郭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