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此网站!

“团风”在行动

突出专业性实践 服务新农村建设

创建时间:2017-07-13

我校2010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学工部、校团委的精心部署下,经各学院的周密安排和扎实推进,已圆满落下帷幕,收到显著实践效果。

今年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是:服务新农村,建设新家园。实践活动得到全校学生的积极响应,有近95%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他们结合自身所学就近就地开展了切合自身发展、符合当地实情的实践活动,并撰写出多份质量较高的实践调研报告。同时学校以专业实践、社会关注问题调研、弱势群体帮扶、服务新农村建设为重点,精心组建了20支社会实践服务团,深入到省内外各地农村和相关企事业单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机械工程学院实践服务团赴白城市通榆县新兴乡东兴村开展了农机维护与保养的社会实践活动,聘请新农村热线12316首席专家庄乃生为农民讲解相关农机知识,开创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新模式;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实践服务团走进一汽车间参观考察,并在车间进行相关实际操作,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实践服务团赴白山市和通化市几十个中小型企业开展信息化服务活动,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推进了中小企业现代化的进程;管理学院实践服务团赴长春市谷实饲料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活动,与企业建立了专业实践基地,针对专业学习和实践应用与企业的职工开展了交流会;经济学院实践服务团第二次踏上九台市沐石河镇康家村的乡土,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上海世博会主题图片展、整理当地民风民俗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人文学院实践服务团赴伊通县第二中学以义务宣讲、文艺演出、走访实践、问卷调查和参加座谈会等形式,开展了支教助学活动;音乐学院实践服务团为南关区红嘴子村的农民朋友们送去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理学院实践服务团赴农安县华家镇开展了世博宣讲、素质拓展、农村中小学生源减少原因调查分析等实践活动,了解农村教育现状,为当地中小学教育出谋划策;特殊教育学院组织40名学生志愿者参加第二届国际手语夏令营活动,与来自全国近百名残疾大学生学习交流国际手语,提高技能,交流友谊;生物科学技术学院实践服务团再次到南关区富裕小学开展“彩虹”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团风彩虹”讲堂,坚持每月义务为小学生讲授自然科学,帮助完善小学的校本课程,提高志愿者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美术学院“团风”志愿者协会赴四平市泉沟县小学深入课堂,与当地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互动支教活动;软件学院实践服务团组织建立了4支专业实践服务团队,到延吉、白山开展企业信息化建设,到大连东软找“电子地图”的真实版本,到北京乐成体验3G手机开发的乐趣,在青岛软件园感受Java Web的实践魅力,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践本领。此外,学校还选派以外国语学院学生为主的91名志愿者参加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的志愿服务活动,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得到组委会和国内外展商的一致好评。

今年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以往常规活动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专业性和实践性特色,首次与省工信厅和启明公司合作,让大学生直接参与到吉林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更加切合农村所需和农民所要,首次邀请农村热线专家与农民朋友近距离接触,有效解决农民朋友的实际问题;更加重视实践活动的稳定性和长效性,与九台沐石河镇康家村的二次造访,与南关富裕小学的长期共建,为大学生实践活动长期稳定、扎实有效地开展搭建了平台。

今年的实践活动得到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等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各学院党政负责人也亲临活动现场,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给予关心和指导,为活动的扎实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党委副书记郑永奎高度重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多次出席“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会议,并提出抓出专业特色,抓出长期实效,抓出育人效果的要求,为“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明确任务,指明方向。

截至目前,各支服务团都圆满地完成了实践任务返回校园,他们的实践活动得到了服务单位和群众的普遍赞扬,并受到吉林电视台、吉林教育电视台、《长春日报》等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活动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和实践效益。